马圈沟遗址
马圈沟遗址
马圈沟遗址
2017/5/16 9:54:59 来源:北京历史图典文化发展中心 作者: 字号:  电邮 打印

  马圈沟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村西南,发现于1992年,是一处距今200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址。马圈沟-Ⅰ石器层发掘于1993年,从粘土质粉砂中发掘出111件石制品。2001、2002年在马圈沟重新组织发掘,在马圈沟-Ⅱ石器层的黄褐色帖土质粉砂中发掘出226件石制品,在马圈沟-Ⅲ石器层的灰黑色粉砂质粘土中发掘了443件石制品。从保存下来的动物踩踏沉积表面形成的凹坑、石制品非常新鲜的特征以及骨化石表面有石器打击的痕迹和大量由踩踏引起的细小擦痕可看出,马圈沟-Ⅲ层出土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保存完好。

  马圈沟石器层出土的石器,显示出反复打击的剥片方式。石制品主要是保存有石片疤的石核和台面、半锥体清楚的石片。每个石器层同时也包含剥过石片的石核,这些石核显示人工打击台面和反复叠压的石片疤。这些石核可以归类为砍砸器、刮削器以及在非洲上新世--更新世石器组合中出现的多面器。马圈沟石核由胶石、砂岩、石英和安山岩等断块打制而成。
  马圈沟-Ⅲ层的脊椎动物化石最有代表性,大部分是象,其他物种包括三门马、桑氏温狗、披毛犀、鹿、羚羊、鸵鸟和食肉类等。马圈沟-Ⅲ文化层中出土的几个鹿、马的长骨头上有石制工具打击的特征,显示了早期人类敲骨取髓的行为。这些有石器加工痕迹的骨头表明,古人类已经能够从马圈沟-Ⅲ石器层中保存的动物身上获取食物。

 
销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