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建立、发展与没落
元朝的建立、发展与没落
元朝的建立、发展与没落
2017/8/30 10:43:15 来源:北京历史图典文化发展中心 作者: 字号:  电邮 打印

    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朝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灭南宋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晚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

    元朝统一中国后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1206年 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于 斡难河 鄂嫩河)建立 大蒙古国。当时蒙古的宗主国为金国,金国与 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国,并分别于1227年和1234年攻灭西夏和金国,占领中国华北。在 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三次西征,使 蒙古人称霸 欧亚大陆。 1259年元宪宗 蒙哥于征伐宋战争去世后,领有汉地的四弟 忽必烈与受漠北蒙古贵族拥护的七弟 阿里不哥为了争夺汗位而发生战争,最后于1264年由忽必烈获胜。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 元朝,即元世祖。这场战争让蒙古 四大汗国先后脱离与大汗 忽必烈的关系,直到 元成宗时期才承认元帝为大汗。1276年元朝攻灭 南宋征服全中国地区,使中国陷入异族的统治之下。 元世祖 元武宗期间是元朝国力鼎盛时期,军事上平定 西北,但在征伐 日本 东南亚诸国却屡次失利,其中在 元日战争战败。中期皇位频繁更迭,政治始终没有上轨道。 元惠宗晚期,由于怠于政事、滥发 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又加重徭役,最后导致1351年爆发 元末民变。1368年 朱元璋建立 明朝后,派徐达 北伐攻陷元朝的首都大都(北京)。元廷退居 漠北,史称 北元。1402年元臣 鬼力赤篡位,停用大元国号,复称大蒙古国 

蒙古扩张

    蒙古人的直系祖先是和 鲜卑 契丹人属同一语系的室韦各部落。 隋唐时,他们分布在 契丹之北、 鞑靼之西、突厥之东( 洮儿河以北,东起 嫩江,西至 呼伦贝尔)的广大地域。曾受 突厥的统治, 突厥人多称之为 达怛 鞑靼)。 唐朝 贞观年间,突厥势衰,后 室韦人臣服于唐。继突厥而起的 回鹘政权崩溃后, 室韦--达怛人大批进入 大漠南北 。

    大约在9至11世纪,其中的一支 蒙兀室韦,从望建河下游之东逐渐西迁,到了斡难河、 克鲁伦河和土剌河三河的上源一带,分成 尼鲁温蒙古 和迭儿列斤蒙古 两大支,合称为合木黑蒙古 ,其中包括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合木黑蒙古之外,当时在蒙古高原活动的,还有 蔑儿乞、塔塔儿 克烈 乃蛮、斡亦剌等部。所有这些氏族部落,先后都受到辽和金的统治 。

    蒙古部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到12世纪时,大部分从事 狩猎游牧,只有少数部落 经营农业。不过这时,他们通过同中原的贸易获得了大量铁器,从而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阶级的分化更加明显。为了 掠夺更多的财富,各个部落的 奴隶主互相展开战争。

    蒙古高原地区的众多 蒙古部落原为 金国的臣属。随着金国的衰落, 蒙古部落也开始壮大起来,逐渐脱离金国政权的统治。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诸部领袖 铁木真通过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蒙古部落。金泰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被各部落推举为“ 成吉思汗”,建立政权于漠北, 蒙古帝国成立,国号 大蒙古国。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

    蒙古汗国成立后,不断发动侵略战争扩张其疆域。

大蒙古国侵略战争

时间

对外战争

1218年

 西辽

1219年

西征中亚 花剌子模,一直进攻到 东欧 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

1227年

 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对西夏的远征中死亡。

1234年

 金国

1241年

一度逼近 东欧腹地。

1246年

招降 吐蕃

1253年

 大理


    蒙古军队的对外战争具有征服性质,为了减少蒙古军队的伤亡,加快战争的进度,蒙古军队在战争期间对敌人采取了 残酷 野蛮的政策。向蒙古军队投降的地区遭受的破坏相对较小,而大量敢于英勇反抗的地区破城之后人口被屠杀和奴役,无数财产被掠夺损毁。这一系列的征服战争给包括 中国在内的 欧亚大陆众多古老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众多民族受到了残酷而不公正的民族压迫,难以记数的人口和财产在战火和随后的瘟疫、饥荒及自然灾害中损失,对战火涂炭地区而言也是少有的黑暗时期。

    蒙古汗国大汗 蒙哥于1259年在 四川攻打 合州时暴死,终年52岁。1259年11月, 阿里不哥在宗王等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于蒙古帝国首都 哈拉和林通过“ 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后返回 开平府。1260年3月,忽必烈在汉人 地主阶级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称大汗;4月,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5月,忽必烈颁布《 即位诏》法令,并建元中统。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强烈不满,阿里不哥与忽必烈随即展开了四年的汗位战争 。

    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忽必烈夺得蒙古汗国的最高统治权。 忽必烈推行的“行汉法”主张,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造成许多 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忽必烈汗国,结果导致其他几个蒙古汗国纷纷敌对。这场内战让 四大汗国先后脱离独立,直到 元成宗时期才承认元朝为宗主国 。

建立元朝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称帝,公布《 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一年后,在 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 大都

北方政局稳定后,忽必烈决定采用 南宋降将 刘整建议,先拔 襄阳,浮汉水入长江,进取南宋。至元五年(1268年),命阿术刘整督师,围困隔汉水相望的襄、樊重镇,襄樊军民拒守孤城达六年。至元十年(1272年)初,元军攻下樊城,襄阳守帅吕文焕出降(见 襄樊之战)。

    次年六月,忽必烈命伯颜督诸军,分两路大举南进。左军由合答节度,以刘整为前锋,由淮西出师。伯颜本人与阿术领右军主力,九月,自襄阳出发,沿汉水入长江;同时,命董文炳自淮西正阳南逼 安庆,以为呼应。十二月,元水师入长江,克宋江防要塞阳逻堡。宋汉鄂舟师统帅夏贵遁,汉阳、鄂州宋军降。伯颜分兵留阿里海牙经略荆湖,自领水陆大军顺流而东,以吕文焕为前锋。宋沿江诸帅多为吕氏旧部,皆不战而降。至元十二年二月, 贾似道被迫督诸路精兵,抵御元军。这时,他仍企图奉币称臣议和,被 伯颜拒绝,只好在池州下游丁家洲勉强与元军会战。因宋军内部不和,一触即溃。同年秋,伯颜从建康(江苏南京)、镇江一线分兵三道趋宋都临安(浙江杭州)。至元十三年正月,宋幼帝赵昺上表降元。

    之后,南宋大臣 文天祥 张世杰 陆秀夫等在东南沿海继续顽抗,拥立益王 赵昰为帝。 赵昰死后,又拥立卫王 赵昺,继续抗战。至元十五年(1278年), 文天祥兵败被俘,被囚于大都三年之久,拒绝了元朝的招安,后从容就义。至元十六年(1279年),金国降将 张弘范指挥元军在 崖山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势力, 陆秀夫背着8岁的幼帝 赵昺投海殉国 南宋灭亡。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 藩镇割据以来中国的南北对峙、五六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和战乱局面,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蒙古灭南宋后,统治阶层出现了以 许衡为首的儒臣派与以 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官员之争。由于蒙古需要大量财宝赏赐予各封王,加上开支繁重,所以财政日渐紧张。以儒臣派官员认为元朝应该节省经费、减免税收。反之以 色目人为主的理财派官员认为,南人藏有大量财物,应没收以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于是这个问题在朝中没有停止。

    忽必烈信任色目官员 阿合马,设立 尚书省解决财政问题。而儒臣则以受汉化更深的太子 真金为核心形成一派,与阿合马抗衡。结果 阿合马被刺杀,而真金也于其后得病而死。忽必烈仍然先后任用汉人 卢世荣、西藏人 桑哥等理财派官员以之来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 。

远征海外

    灭宋后,忽必烈对邻近诸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如 安南 占城 爪哇 日本等。至元十一年,侵 日本遭遇飓风,无功而还。至元十八年,又分两路进攻日本,由唆都率蒙古、汉军、高丽军从 高丽东渡 对马海峡 范文虎率新附军(元政府收编的南宋军队)从庆元(浙江宁波)浮海北进。元军在日本鹰岛遇飓风,战船多坏,将卒溺死者众,又遭日军掩杀,几乎全军覆没。

至元十九年,遣唆都从广州渡海攻 占城连战逾年。至元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镇南王 脱欢(忽必烈子)发兵侵 安南(越南北部),命 唆都占城北上助战,南北夹攻。安南王撤离都城,其主力走匿山林,避免与元军决战;待元军疲惫,又出而攻扰。五月, 脱欢因暑雨不止、瘟疫流行,被迫退师。唆都战死。至元二十年、二十二年,元兵两次从云南出侵缅国(缅甸),至元二十四年,进至蒲甘,迫缅国定岁贡方物后退回。同年再侵安南,次年以粮尽师老北还。二十九年十二月,史弼、亦黑迷失、高兴从泉州起航出侵 爪哇(印尼爪哇岛)。爪哇统治者降元,并请元军助讨其敌国葛郎,打败葛郎王以后复举兵拒元,元军力竭退师 。

抗蒙斗争

    从攻南宋以来,连年战争,加以宫廷廪禄、宗藩岁赐,都需要巨额经费来支持。忽必烈急于解决国用不足的问题,因而日益信用以“理财助国”邀宠的大臣 阿合马 卢世荣 桑哥等人主持国政。至元七年至九年、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间,两次设尚书省综理财用。尚书省的理财政策主要包括:增加税收、兴铁冶、铸农器官卖、“括勘”(追还被私人、寺院夺占的南宋公田,起征田赋)、“理算”(追征各地历年积欠的钱粮)、变更钞法等,使国家的收入显著增加。但由于吏治腐败,专注搜刮,流于横征暴敛,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为了对外战争,打造东征海船,沿海和江南地区徭役征发日益加重。人民不堪沉重的封建剥削与压迫,纷纷起义。至元二十年,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两百余起,至元二十六年更增至四百余起。在这前后,爆发了广州欧南喜、黎德和福建黄华钟明亮等人领导的几次规模较大的起义 。

中期朝政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 驾崩。由于太子真金早死,帝位由各方争夺。最后,群臣在真金的长子晋王甘麻剌及三子 铁穆尔之间选择,由于 铁穆尔元世祖下赐 皇太子宝及镇守和林。故晋王甘麻剌退让,铁穆尔即位,即元成宗。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

    同时,发兵击败西北 海都 笃哇等,都哇、 察八儿归附,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有所改观。在位期间基本维持守成局面,但滥增赏赐,入不敷出,国库资财匮乏,钞币贬值。曾发兵征讨 八百媳妇(今 泰国西北部),引起云贵地区动乱。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鲁罕和色目大臣,朝政日渐衰败。元成宗执政末年还成功与长期敌对的 窝阔台汗国议和,结束了西北的动乱局面 。

    大德十一年(1307年),铁穆尔死后,前太子 真金之孙海山即位于 元上都,是为 元武宗。并立其弟 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约定 兄终弟及,同时又约定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帝位复归武宗之子和世剌 。元武宗为了摆脱财政危机,下令重新设立尚书省,并印发至大银钞,结果导致 至元钞大为 贬值。至大二年(1309年),元廷与 察合台汗国瓜分了 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从此灭亡。

    至大四年(1311年), 元仁宗即位后,生母兴圣皇太后的重臣 铁木迭儿为右丞相仁。元仁宗取消了元武宗的经济措施,并立其子 硕德八剌为皇太子,违背与元武宗相约先立和世琜继位,再传位硕德八剌等之约。封元武宗长子和世剌为周王,将周王和世琜徙居云南,但和世琜在途中起兵前往西北游牧,元仁宗又将和世琜之弟 图帖睦尔放逐至南方 。延祐元年(1314年),提倡汉化的元仁宗恢复科举取士,史称“ 延祐复科”。

汉化与政变

    延祐七年(1320年),元仁宗死, 硕德八剌即位,是为 元英宗元英宗继承了其父元仁宗的以儒治国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并于至治三年(1323年)下令编成并颁布元帝国正式法典----《 大元通制》,共2539条。他还下令清除朝廷中铁木迭儿的势力,但随着清理的扩大,再加上朝廷中的蒙古保守势力对元英宗以儒治国的施政不满,导致铁木迭儿的义子 铁失在至治三年(1323年)夏天趁格坚汗去上都避暑之机,在上都以南15公里一个名叫南坡的地方,刺杀了元英宗 宰相 拜住等人,史称 南坡之变

    元英宗被行刺后,镇守和林的晋王 甘麻剌的长子, 真金的长孙, 也孙铁木儿率兵南下,杀掉行刺元英宗的叛臣后即位,是为 元泰定帝元泰定帝即位后,封被元英宗放逐到 海南岛的 图帖睦尔为怀王,镇守 建康

    泰定五年(1328年),元泰定帝死。丞相倒剌沙在上都奉泰定帝之子 阿剌吉八为帝,是为 元天顺帝。而与此同时,元武宗的旧部重臣燕铁木儿 河南行省丞相伯颜则分别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同时迎接周王和世剌与其弟图贴睦儿。结果,图帖睦尔先至大都,在 天历元年(1328年)自立为帝,是为 元文宗。而和世剌抵达和林后,也宣布即位,是为 元明宗。札牙笃汗表面上表示愿意退位,奉兄为帝,两人遂相会于上都之南,元文宗毒死西拉古图土后称帝。

    元文宗重祚以后,大兴文治。天历二年(1329年)二月,札牙笃汗设立了 奎章阁学士院,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治乱。又令所有勋贵大臣的子孙都要到 奎章阁学习。奎章阁下设艺文监,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蒙古文字,以及校勘。同年下令编纂《元经世大典》,两年后修成,为元代一部重要的记述 典章制度的巨著。但元文宗在位期间,丞相 燕帖木儿自恃有功,玩弄朝廷,导致大元朝政更加腐败 。

    元文宗于至顺三年(1332年)去世后,为洗刷他毒死哥哥(元和西拉古图土)的罪行,遗诏立年仅七岁的和西拉古图土次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 元宁宗。但元宁宗仅在位不到两个月即去世,不久后 燕帖木儿也去世。元明宗的长子妥欢贴睦尔被札牙笃汗皇后 卜答失里从静江(广西桂林)召回并立为帝,是为元惠宗,又称元宣仁普孝皇帝。

    元惠宗在位之初,右丞相 伯颜的势力很大,把持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 脱脱的帮助下,元惠宗终于成功地废黜了伯颜,并控制了政局。

    至正三年(1343年), 元惠宗下令修撰《 辽史》、《 金史》、《 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末民变

    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民族压迫十分严重, 汉人被掠夺更为常见。将各民族分为不同等级,残酷剥削汉族群众,人民揭竿而起,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

    蒙古统治阶级内部却在为争权夺利而互相征战,因此加速了元朝的衰落。至正十年(1350年),元政府下令变更钞法,铸造“ 至正通宝”钱,并大量发行新“ 中统元宝交钞”,但导致物价迅速上涨。次年,元惠宗派 贾鲁治黄河,欲归故道,动用民夫十五万,士兵二万。而 官吏乘机敲诈勒索,造成不满。白莲教首领 韩山童 刘福通等人决定在5月率教众发动起事,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于是刘福通韩山童之子 韩林儿杀出重围,指韩山童 宋徽宗八世孙,打出“复宋”旗号,以红巾为标志,其后 郭子兴等人也纷纷加入。彭和尚亦在湖北扶助 徐寿辉起义。至此揭开了大元灭亡的序幕。蒙古政府则派兵镇压各地 红巾军,由丞相 脱脱亲自督战攻 徐州起义军 芝麻李部,一度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至正十四年(1354年), 脱脱率军围攻 高邮起义军 张士诚部,被朝中弹劾,功亏一篑。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 朱元璋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的地位,并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攻占了江南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在北方 察罕帖木儿(李察罕)和 李思齐等元军将领则开始对北方红巾军展开反攻。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北方红巾军在 安丰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蒙的 张士诚,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南下投奔 朱元璋,随后被杀。

北元衰亡

    朱元璋在击败 陈友谅 张士诚 方国珍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开始北伐,在大将 徐达 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攻克通州,元惠宗于七月二十八日,仓惶北逃 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元 大都 北京),元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统治结束。元惠宗北遁, 朱元璋认为他顺天明命,给他上 谥号为“顺帝”。

    元惠宗退至 上都,隔年又至 应昌。他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史称 北元。当时北方除了 元惠宗据有漠南漠北,关中还有元将 扩廓帖木儿王保保)驻守甘肃 定西,此外元廷还领有东北地区与云南地区。 朱元璋为了占领北方,采取兵分二路,各个击破的方式,此即第一次北伐。元惠宗战败后于1370年在 应昌去世, 元昭宗即位后北逃至漠北和林。明将 冯胜夺取了 甘肃地区。然而元将扩廓帖木儿仍然在漠北多次与明将 徐达等人作战。明太祖曾多次写信招降,但扩廓帖木儿从不理会,被朱元璋称为“当世奇男子”。1378年四月, 元昭宗去世,继位的元 天元帝继续和明朝对抗,屡次侵犯明境。

    至于北元领有的东北地区与云南地区方面:1371年,元朝 辽阳行省平章 刘益降明,明朝占领辽宁南部。然而其余东北地区仍由元朝太尉 纳哈出控制,纳哈出屯兵二十万于 金山(今辽宁省 昌图金山堡以北辽河南岸一带),与明军对峙了十几年,多次拒绝明朝的招抚。1387年 冯胜 傅友德 蓝玉等人发动第五次北伐,目标是攻占纳哈出金山。经过多次战争,1387年10月, 纳哈出投降 蓝玉,明朝占领东北地区。镇守 云南的元朝梁王 把匝剌瓦尔密,在元廷退回草原后仍然继续忠效之。1371年明太祖派 汤和等人领兵平定据有四川的 明玉珍,并且劝降 梁王未果。1381年12月,明军攻入 云南,1382年梁王逃离昆明并自杀,随后明军攻克 大理,明军平定云南地区。

    朱元璋为了彻底扫除北元势力,于1388年5月命 蓝玉率领明军十五万发动第六次北伐。明军横跨戈壁至 捕鱼儿海蒙古国贝尔湖)击溃元军,俘虏八万余人,元 天元帝和他的长子天保奴逃走,但是幼子地保奴被明军擒住,至此北元国势大衰。1388年元 天元帝及长子天保奴被 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杀害,北元不再使用 年号

    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分布在 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 吉尔吉斯部首领 鬼力赤,否认脱古思帖木儿之子 额勒伯克的宗主权,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 霸权额勒伯克之子 坤帖木儿继位后也于建文四年(1402年)被鬼力赤杀死,改称 鞑靼。去国号,元朝正式灭亡。

    元朝单单凭借着军事优势而欲支配诸国人民,在丧失其优越条件之后,立刻就被逐出了占领地。就连在忽必烈汗的领导之下所建造的大都亦无法守住,被逼回原本故乡所在之北方草原。从此以后,大蒙古帝国再也不曾复活。诸国之人民亦不愿此事发生 。

 

 
销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