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迁(西夏太祖)
李继迁(西夏太祖)
李继迁(西夏太祖)
2017/9/13 16:12:58 来源:北京历史图典文化发展中心 作者: 字号:  电邮 打印
    夏太祖李继迁(963年--1004年1月26日),本姓拓跋氏,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人,党项族平夏部人,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李继捧族弟,出生地被称为李继迁寨,宋朝曾赐名赵保吉。
    史书载李继迁幼年时即以勇敢果断,以“擅骑射,饶智数”而闻名乡里。975年(北宋开宝八年、辽保宁七年),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继迁族叔)爱其才,授年仅十二岁的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辽乾亨四年),得知族兄李继捧迫于族内压力入朝,并交出夏、绥、银、宥、静五州地后,与弟李继冲、亲信张浦等人组织党项各部叛宋。后来继迁派张浦带着重币到辽国,向辽圣宗表示愿意归附,取得辽的支持。河西素来为北宋重地,辽圣宗为了削弱北宋在河西的控制力,授继迁为定难节度使、夏银绥宥静五州观察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990年(北宋淳化元年、辽统和八年)即位为夏国王。依辽的支持,李继迁实力日强,不仅收复了故地,还夺取了西北重镇灵州
    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李继迁中吐蕃潘罗支之计,伤重而死,年仅42岁。葬于裕陵(今宁夏贺兰山平羌堡西北5里处)。李德明即位后,追谥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孝光皇帝,庙号武宗。[1]  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追谥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

早年经历

    李继迁是北魏鲜卑后裔,《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列传第二百四十四·夏国传上》记载。李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说:“臣的先祖本是帝胄之后,在东晋衰亡之时,创立北魏基业。”[3]  《辽史·卷一百十五·二国外纪第四十五》:“西夏,本是北魏皇族拓跋氏的后裔。”[4]  《金史·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七十二》:“西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住松州因以旧姓为拓跋氏。”
    在唐太宗贞观初年时,李继
李继迁早期活动路线李继迁早期活动路线
迁的祖先拓跋赤辞归唐,被唐太宗赐姓为李氏。唐僖宗时,李继迁的高祖父李思忠,与从兄李思恭征讨黄巢时阵亡,唐僖宗赠李思忠为宥州刺史,于渭阳建立祠堂。自此党项李氏得世据以夏州为中心的五州之地,号定难军。历唐末五代交替而不变。其曾祖父李仁颜,仕后唐,为银州防御使。李继迁祖父李彝景仕后晋,父亲李光俨仕后周
    963年(北宋建隆四年、辽应历十三年),李继迁出生于银州(今陕西榆林)无定河,据说李继迁生下来就有牙齿[5]  。长大后勇悍有谋。974年(北宋开宝七年、辽保宁六年),李继迁出任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辽乾亨四年),李继迁族兄定难军留后李继捧献地朝宋,李继迁与亲信张浦等人出奔地斤泽[6]  (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联结党项豪族,抗宋自立。后其势渐盛,不断攻掠宋边地。

起兵抗宋

    985年(北宋雍熙二年、辽统和三年)二月,李继迁遣使至银州,假装与宋都巡检曹光实约降,实则伏兵于葭芦川(今陕西佳县西北),诱杀曹光实等,冒充他们的旗帜,袭据银州。随后自称都知蕃落使、权知定难军留后。各部落长如折八军、折罗遇、嵬悉咩(mie)、折遇乜(niè)等都加号州刺史。同年三月,李继迁进攻会州,焚会州城。[7]  宋太宗得知后派知秦州田仁朗与李继隆等出兵讨伐李继迁。党项部落长折罗遇及弟乞埋战死,折遇乜被宋朝俘虏处死。四月,李继迁放弃银州退走。六月,宋兵乘胜进击,党项部落多败破。
    986年(北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李继迁继迁见部落败溃,宋兵势盛,于是依附辽朝以图抗宋。辽由是封之为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李继冲为副,又以宗室女义成公主嫁李继迁。[8]  987年(北宋雍熙四年、辽统和五年)三月,李继迁于王亭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败宋知夏州安守忠部三万人马。[9]

收复故地

    987年(北宋雍熙四年、辽统和五年),李继迁再攻夏州。宋太宗见继迁附辽,利用继捧回夏州抵抗继迁。988年(北宋雍熙五年、辽统和六年),宋太宗赐李继捧姓赵,改名保忠,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及夏、银、绥、宥、静等五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入守夏州。
    989年(北宋雍熙六年、辽统和七年)四月,李继捧出兵击败宥州御泥、布啰树两部。990年(北宋淳化元年、辽统和八年)四月,李继捧与李继迁战于安庆泽,李继迁中流矢败退。同年,辽国进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十月,李继迁派破丑重遇贵至夏州诈降李继捧。李继迁率领部落攻城,破丑重遇贵在城中接应,李继捧大败。
    991年(北宋淳化二年、辽统和九年)年初,李继迁再攻夏州,宋朝派兵来援。七月,李继迁占领银、绥二州。同年继迁又归附于宋。宋朝被迫授给李继迁“银州观察使”的封号,赐姓名赵保吉。[10]  但李继迁旋又附契丹,并联结契丹军,多次袭击宋西北边境。
    994年(北宋淳化五年、辽统和十二年)初,李继迁攻掠灵州,掳掠居民。又至夏州袭击李继捧,李继捧败逃。四月,宋朝堕毁夏州城,李继迁攻夏州不胜,退居沙漠。[11]  次年,派张浦到宋朝谈和,宋太宗扣留张浦。[12]  996年(北宋至道二年、辽统和十四年)三月,宋洛苑使白守荣护送辎重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李继迁设伏浦洛河(今吴忠东南苦水河),佯弱诱敌,大败宋军,获粮40万石。[13]  997年(北宋至道三年、辽统和十五年)十二月,复上表归宋,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受任夏州刺史后,仍在边地掳掠,不断与宋朝发生局部的战争。1001年(北宋咸平四年、辽统和十九年)九月,李继迁攻陷宋清远军,乘胜进围灵州。

西拓去世

    李继迁对宋作战胜利,又把攻掠的目标转
河西局势河西局势
向西部的回鹘和吐蕃部落。回鹘和吐蕃部落依附宋朝以对抗党项。1001年(北宋咸平四年、辽统和十九年)四月,吐蕃六谷部长潘罗支接受宋朝的封授,统治西凉,出兵助宋攻继迁。次年,继迁迁居灵州,宋朝又加授潘罗支为朔方节度使。潘罗支出兵攻灵州。继迁出兵攻西凉府。十一月,继迁攻下西凉府,潘罗支伪降。当继迁出行时,潘罗支聚集六谷部和者龙族在途中邀击。继迁大败,中箭逃回。
    1002年(北宋咸平五年、辽统和二十年),李继迁破灵州,改名西平府,定为都城。[14]  1003年(北宋咸平六年、辽统和二十一年)初,宋遣使议和,宋真宗妥协退让,授李继迁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等五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李继迁夺回五州地数千里。党项族以此为基地,又迅速地向前发展了。
    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正月二日,李继迁因伤去世,时年四十二岁,死后其子李德明嗣位。1012年(北宋大中祥符五年、辽统和三十年),李德明追尊李继迁为“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孝光皇帝”。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追谥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陵墓裕陵

政治

  • 联合氏族
    李继迁在平夏和南山部民反抗宋朝边疆官吏的暴虐统治的斗争中,以自己的氏族充当他们的保护人,与此同时,他还与氏族们结成联姻关系,以权力和劫掠作为诱饵。所有这些,都是李继迁用以保证他们臣服于自己的策略。[16]  李继迁本人在强大的南山野利氏中选择了一位妻子,于是野利氏就成了西夏早期的上等“内”氏族之一。野利后及其氏族在西夏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他们的地位一度甚至可以与萧后氏族在契丹国的地位相当。[17]  李继迁这些联姻政策,最大限度的团结了党项内部的各大势力,为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 建设新都
    1003年(北宋咸平六年、辽统和二十一年),灵州被改名为西平府。李继迁建都灵州后,立即开始恢复这里的运河系统,并将鄂尔多斯的居民强迫迁往新首都,以增加农业人口,扩大税收基地。也就是在这一年,宋朝承认既成事实,正式将982年李继捧放弃的鄂尔多斯五州之地归还给了李继迁。与此同时,李继迁已经在距离灵州西南500里的凉州开辟了另一条通道----凉州成为甘肃走廊与开封之间朝贡贸易往来和马匹交易的中枢。[18]

外交

    李继迁与辽朝契丹王族也建立了联姻关系。986年(北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李继迁表示归顺辽朝,向辽请婚。989年(北宋雍熙六年、辽统和七年),他如愿得到了辽朝公主,并在990年(北宋淳化元年、辽统和八年)被辽帝册封为“夏国王”。[19]  与辽国新结成的联姻关系,给西夏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对党项人来说,臣服辽朝从来也没有妨碍过他们与宋朝的交易,但是随着党项与辽的联姻,在三方关系中不断产生出层出不穷的猜疑和争吵。而且,居住在辽朝边界以内的党项部落也成了西夏、辽两国间多年摩擦的根源。
    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到1005年(北宋景德二年、辽统和二十三年),在与宋朝缔结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和约之后,契丹可以从容考虑在与党项人争夺河西贸易的控制权和对回鹘附庸国的支配权造成的威胁了。然而对于维持各方势力的平衡而言,党项与契丹名义上的联姻关系仍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军事

    早在985年(北宋雍熙二年、辽统和三年),党项人就认识到了西宁、兰州、凉州三角地带的商业和战略价值,所以李继迁当时曾发兵攻打过会州(位于兰州东北方,黄河东岸)。党项人对凉州的进攻开始于996年(北宋至道二年、辽统和十四年)或更早,灵州陷落之后,他们更加强了对凉州的进攻。1003年(北宋咸平六年、辽统和二十一年)末,李继迁占领了凉州,接受了已逃入城中的潘罗支的伪降,结果吐蕃人伏击了李继迁。


 
销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