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一本名为《抗日神剧大百科》的新书出炉,毫不意外的迅速蹿红一海之隔的中文互联网。
《抗日神剧大百科》(原名《抗日神剧读本:出乎意料的反日·爱国喜剧》)
该书的作者岩田宇伯是位普通上班族,某次出差中国的经历让其偶然邂逅了中国抗日神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疯狂迷恋上了他眼中所谓的“反日·爱国喜剧”。在《抗日神剧大百科》一书中,岩田不仅细致梳理了共计21部、678集、30180分钟的抗日神剧的复杂故事梗概、演员采访和人物关系,还兼具中文教学功能,实在是当之无愧的实用“百科”。
《抗日神剧大百科》内容丰富
邻国人多少显得有些夸张的“认真严肃”态度,只能令国人汗颜不已。此前在国内已广受网友吐槽的“抗战神剧”,终于丢人丢出国门,可谓授人以柄,贻笑大方。脸红之余,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耻辱的抗战神剧到底是如何拍摄出来的?
“神剧”起源于海峡对岸
其实,以过度娱乐化、“武侠化”著称的所谓抗战神剧,并非大陆的创造,而是海峡对岸早已玩腻的老套路。
日漫致敬“手撕鬼子”的“中华大切断”,威力堪比“北斗百裂拳”
早在三四十年前,“解严”之前的台湾也拍过大量类似的“神剧”,当时几乎所有的台湾一线影星都出演过这种抗战片。与如今大陆同行们的同类作品相比,台湾“抗战神剧”的故事、人物、情节相对要考究得多,还并不算特别得粗制滥造。
1982年由林青霞、杨惠珊主演的电影《红粉兵团》,便是此类高度娱乐化的抗战影视剧的代表作。故事情节诡异中透着香艳:由林青霞扮演的独眼女土匪带领手下六名女将前往捣毁日军的“生化城”。六女将出身不同,有神枪手、扒手甚至青楼娼妓,手段也五花八门,看家“绝招”各显神通,经过一场既愉快又养眼的闹剧式打斗,最终毫无意外成功完成了任务。
老杂志中的《红粉兵团》海报
从某种程度上,影片《红粉兵团》已经具备了如今大陆抗战神剧的一切特征,但台版抗战神剧的好时光并不持久,随着政治风潮突变,“戒严”解除,台湾社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抗日电影很快销声匿迹。多年以后,大陆才开始有样学样对台湾的经验照搬照抄。并且,与台湾一样,大陆“抗战神剧”也是一种特殊的“政策剧”。
首先,大陆的电视台作为事业单位,并非完全市场化的媒体或娱乐平台,拥有固定的宣传任务。在几乎每年都有的诸如长征、建军、反法西斯之类的纪念活动里,能及时稳定推出的应景内容,大概也只有既高举主旋律旗帜,又能满足商业需求的的抗战片了。
曾经的国民女神林青霞在《红粉兵团》剧组留影
但国内有志于历史、战争题材剧作的编剧们,会发现留给他们发挥的空间非常狭窄,很多不可抗力将干涉剧本的创作。有没有民族问题?有没有宗教问题?对历史人物的刻画是否与教科书一致?在剧本创作的阶段,这些问题就足以让一个历史剧失去真实性的依据。
为规避风险,编剧们一般会采用较规范的文本、脸谱化的人物与公式化的剧情来进行创作,只能靠诸如宫斗、权术、三角恋来丰富剧情。为了更多的出“活”,很多著名编剧会把写作剧情大纲的任务交给学生兼职,也就自然更不会对历史细节进行严格的考证。
如今“手撕鬼子”已经成了抗战神经的代名词
不过,再粗制滥造,抗战神剧毕竟还得经过市场的检验。令人意外的是,神剧们的收视率表现大多不错,据说热门抗战神剧的利润普遍高达200%,而以“手撕鬼子”闻名的《抗日奇侠》,更成为当年多家电视台的收视冠军。在电视日趋没落的今天,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中老年观众才是“神剧”的拥趸
只顾网络漫天吐槽的年轻人当然不会想到,几乎所有的所谓“抗战神剧”,都只在国内三四线城市电视台面对中老年观众推出,也只有他们,才会坚守电视这块最后的阵地。在这些发行渠道上,推广费用极低,回报虽少,但只要控制好成本,依然能够得到一个不错的效费比。
说来令人心酸,对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观众而言,看电视未必需要多么得专心致志,很多时候不过是在晚上无聊时听个响声,排遣一下寂寞而已。当然,如果中老年朋友真愿意认真观赏,他们也未必会觉得剧情有多么得不堪。中老年观众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审美偏好,国产“抗战神剧”的俗滥套路,几乎招招踩在他们的心窝里。
《地道战》剧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地道战》、《地雷战》等经典抗战电影早已庄严宣告:敢在美帝航母面前逞凶的日寇,最后总会被我抗日群众智慧的象征--土地雷所制服。当代抗战神剧继承了这种革命浪漫主义传统,包装以新潮噱头,在上了年纪的观众们眼中,无疑透着一股时髦与亲切并存感的摩登感。
某种程度上,或许应对抗战神剧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子女们远在北上广为求温饱而自顾不暇的日子里,正是这些剧集陪伴空巢老人们度过一个个慢慢长夜。
对演员们来说,抗战神剧也是最能体现“中国梦”的剧种,哪怕演技平庸长相普通,走红前景黯淡,只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角色难免牺牲),总有接不完的戏,赚不完的钱。
当“抗战神剧”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次次获得成功之后,观众群体也随之持续发生着演化。那些但凡对剧情、制作细节稍有追求的观众都将逐渐被排除出收视群体,留下的,心理预期只会越来越低,越来越习惯于这种怀旧复古却又粗制滥造的叙事方式。
也正因此,抗战神剧们从不畏惧一二线城市青壮年网民的冷嘲热讽。享受吐槽快感的人,并不实际拥有遥控器投票权。真正应该有所警惕的,倒是那些有志于进入影院与进口大片一较票房高下的国产历史类电影。对于这些导演而言,想要拍好一部历史战争电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战争片想要认真“打一仗”有多难?
中国的历史、战争影视剧剧,在靠谱之路上确实存在着大量客观不利因素。从根子上讲,战争场景的细节还原所依托的战史研究,中国相较于欧美可谓极为落后。
至于落后的原因,祖先或许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中国史料中关于战争的描述,先天不足。史家文言笔法典奥,颇具美感,但也存在精确性不高,具体信息模糊的缺点。撰史者在叙事时为求文字精简,也倾向于丢失大量具体史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后世学者很难据此还原战争的具体细节。当然,更直接的原因还是学术圈对战争史研究的长期漠视。
作为记载春秋时代战争比较详细的《左传》其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也仅仅是“敌左军溃,敌右军败”之类的只言片语
古代战争如此,近现代战史研究的情形也相当不容乐观。官方修订的战史,重政治宣传而轻细节梳理,很难据以还原战场。即使是发生不久的战斗,具体情形也常不甚了然。至于中国老兵的回忆录,则素以魔幻离奇著称,用来改编抗日神剧也算恰如其分。
遇到较真的导演希望再现一些真实历史细节,也常受制于大多数剧组低下的水准而难以如愿。在国内,道具制作、场景美工、现场导演,大多数都是职业技术人员、“老师傅”们的天下,很少有剧组会将诸如古代兵器、甲胄的复原制作交给相关专家团队。这里既有经费、时间的问题,也有认识不足或是工序流程上的缺陷。即使剧本提出了明确的道具要求,在实际拍摄时也会不可避免的缩水。
由此可知,想要看到一部能够稍稍比肩《天国王朝》、《亚历山大大帝》的国产历史战争题材电影,国内影迷们还需漫长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