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5日09:1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工作中的虞凯伊
上海京剧院的艺术档案
马连良“四十八我”组照 1933年
《思凡》 梅兰芳 饰 陈妙常 1935年
《明末遗恨》 周信芳后台留影
上世纪20年代 周信芳肖像
《锁麟囊》 程砚秋 饰 薛湘灵 1953年
《英雄义》 盖叫天 饰 史文恭 1957年
上海京剧院在疫情期间实力“亮家底”,B站、抖音、微博、微信……多个平台并进,放送难得一见的老录像、老照片,以及细致筹备的演出直播。
戏迷和网友给有作为的上京戴上了“小红花”,自然也会好奇,把这些宝贝收拾停当推到台前的人是谁?原来,有人在故宫修文物,有人在上京修照片。28岁的资料员虞凯伊,几年来在上京艺术档案室里安静地修复整理着视频、照片资料,直到这一次剧院在新媒体上发力,他也随之被媒体“包围”。
现在网络上看到的上京视频、图片资料,基本上都是经他手整理修复后“流出”。但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虞凯伊表现得很不好意思,嘱咐好几次,“这是全院的工作,别突出我个人。”
把一库房的资料全都电子化
恐怕需要20年
北青艺评:你大学学的专业是政治学,跟京剧的距离很远,是怎么进入上海京剧院做跟戏曲和影像有关的工作的?
虞凯伊:我父亲是京剧老生,后来退到幕后做策划、安排演出的工作。上京一年大约有两百多场演出,他工作非常忙,没有节假日。我从小经常跟着父亲白天在剧团办公室,晚上演出跟到剧场,看得最多的就是京剧。
京剧舞台上的故事非常多,用一句行话来说是“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尽的三列国”。小时候京剧给我带来最大的益处就是历史知识,台上的许多故事是虚构或者演绎的,但看完戏后我会饶有兴致地去查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的真实版本。后来因为对西方古典乐的兴趣,就去学了钢琴,大学学的是国际政治,这段时间对于西方历史和思想体系了解得更多一些。但同时也对京剧越钻越深,老唱片听得越来越多,老的典故书籍看得也更系统了。京剧是一门神奇的艺术,不深入了解时看个热闹浅尝辄止,一旦钻进去发现里面的学问太深了,一辈子研究不完。
北青艺评:到现在为止,上京所有的图片资料数据和情况,你了解掌握得如何?修复照片的工作做了多少?目标是什么?
虞凯伊:上海京剧院1955年由华东戏曲研究院所属京剧实验剧团和上海人民京剧团合并组建,一部分资料承袭自华东戏曲研究院的图书馆,资料储备量很大。大学时期我曾在京剧院艺术档案室实习,这里对我来说就是精神的宝库,当时就想将来我要把这些资料电子化,让它们能够永续地被后人学习利用。
2014年我进入京剧院艺术档案室工作,恰好2015年初剧院要搬迁至新的办公地,资料光是分类打包就用了两个多月,最后装了550多个纸板箱。目前照片大约有20多万张,其中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黑白照片占3成左右,其他的是80年代以后的彩色照片。
我这5年来做了修复和保存的照片在1.4万张左右。其实目标很难提,只能说每天坚持做,先从年代最早的入手。真要把一库房的资料全都电子化,恐怕得是二十年以上的工作量了。
北青艺评:除了完成照片修复这个技术和艺术上的工作,其实这份工作也像是考古或者考据。
虞凯伊:说得非常对,这项工作主要分为照片的扫描修复和照片信息的考证。其实两项工作都不是太有技术含量,完全是考验耐心和恒心。几年的实践中,我也在不断地总结学习,由于院领导的支持,我的设备也一直在更新变强。
所以我也一直在自我否定中,看到自己过去修的照片会不满意,去年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许多之前做的照片重新修复了一遍,今后还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
除了技术,在观念上也有许多改变。我之前是摄影师,对于照片的构图等有一些主观的喜好,后来渐渐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有考古的意味,必须保持客观,照片被裁切掉的部分也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些当时社会人情的痕迹。
而考证工作也是这样,许多照片没有文字注释,大都需要辨认时间、人物和场合。现在我能将上京历史上的大多数演员认清,根据不同的舞台布景,也能判断大概的年份,布景在京剧老戏班中叫做守旧,一般不同的角儿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守旧,有一定规律。有些无法辨认的就向老先生请教,实在太过久远的可能就永远无法考证出来了。
另外我还会翻阅相应的文字记录。比如1958年老院长周信芳带着剧团去全国七省十一市巡演,历时半年。这个全过程老院长都写了日记。老院长是个爱学习爱钻研的人,日记中还记录下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所到古迹,非常珍贵。恰好这一系列巡演的照片也非常完备,有全套的底片保存,我是如获至宝,将照片与日记里的点点滴滴一一做了对应。
还有一些照片可能当下我无法辨认,但会挂在心头。曾经也有过一张照片认不出,但是两年后在翻书时碰巧翻到出处,这种喜悦很难言表。
进B站 我们酝酿已久
北青艺评:疫情发生后,上京图片、视频分享的节奏是什么样的?资料这么多,如何从中选择?
虞凯伊:今年2月到现在,我们主要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和B站分享,起初主要是老录像,大都是一些未面世的八十年代的名家录像,一天一部,取得了比较轰动的效果。之后慢慢在分享中加上了一些修复的老照片,也获得了网友较大的反响。
到4月中旬,录像以一天一部的节奏分享了60部,其实观众可能根本来不及看完。我们就考虑为了更加可持续地做下去,同时也给受众更多回味的时间,放缓了视频的节奏,把图片的分享常态化,改为工作日分享照片,周末两天分享视频。也推出了“上京芳华”这一概念,以照片结合文章的形式,让照片和故事互相映衬。
老资料的分享必须有多年的积累和储备,一篇简单的推文背后可能是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修复和考证工作,如果不储备好了再分享,就一定会虎头蛇尾。
我们大致是按照时间来排,同时按照行当穿插搭配地推出。也会注意话题性,比如在情人节推出《白蛇传》,在四年才有一次的2月29日,推出当年轰动一时、阵容非常难得的大合作戏《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
最近,我们又在开发新的内容,将库存的老唱片用老唱机播放,请最权威的老师来做讲解。这其实也是非常珍贵的内容,别的不说,老唱机的唱针放几张就要报废一根,而这些唱针都已经停产了。所以这些唱片我们都是做多重利用,一个是用视频拍摄播放作为内容发布,一个是音频的录音和提取保存,还有是对唱片的唱芯和封套做扫描和存档,以作日后版本研究等使用。
北青艺评:上B站是怎样的一个决策过程?想象中传统的艺术院团、事业单位,接触新鲜事物会比较谨慎。当时有想到什么风险吗?如果遇冷,会不会尴尬?
虞凯伊:进入B站其实是我们酝酿已久的一件事。我关注B站的戏曲内容很多年,B站拥有非常庞大且年轻的戏迷群体,有许多我之前没见过的资源。今年2月,我们的分享推送先是在微信和微博端进行的,有朋友把视频搬运到B站,取得了不小的反响。我就把情况跟院长做了介绍,院长决定入驻B站。这一领域对于我们确实是新鲜事物,但是我们分享的资料是珍贵的,呈现内容的态度是认真严谨的,在分享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学习不同平台受众群的语汇和习惯,所以我们是非常自信的。
北青艺评:直接接触到这么多观众反馈,对你看待戏曲和从事戏曲推广有什么触动和改变吗?
虞凯伊:我们院多年的努力在近期确实迸发出了比较大的效应,这种“走红”也是一步步的。刚开始传视频的阶段,在微博上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每条微博都能有一两百条转发和超十万的阅读量。B站是新加入的,影响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月26日我们在一直播、抖音、B站等平台做了第一次线上演出的直播。
我们对待线上演出非常认真,除了舞台上的呈现保证艺术质量之外,直播团队也安排非常专业的三机位加中控切镜头。另外也注意到了直播的互动性,由主播选取弹幕来进行互动和交谈。直播的内容也是精心策划,到现在一共进行了三场直播,第一场名家演唱会,第二场将京剧乐队作为主角,第三场是武戏展演。
直播与以往演出最不同的是,在节目中我们增加了许多京剧知识的介绍和解读,让受众可以不光看热闹。我们的这些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一场武戏直播更是破了圈,许多从未进剧场看过京剧的朋友惊叹武戏演员的功夫。
除了演出之外,我们也注意演出的热度和话题性,在直播结束后加紧剪出全场的录像放到平台上,每次直播后我们会在各个平台发布一条与大家交流的内容,让网友畅所欲言,也会一一回复大家的感谢和建议。这是我们整个团队进步成长的过程。
弹幕和看戏叫好一样
兴奋的地方由衷地喊一声“好”
北青艺评:这几十年来,京剧和京剧人似乎一直努力却仍然追赶不上整个社会的步伐。对他们来说,一方面唱着跟百十年前一样的词,但另一方面又要跟那么多的国内外的影视、音乐等瞬息万变的文化艺术争夺观众。
虞凯伊:谈谈我非常个人的观点。京剧、歌剧,任何经典艺术都是寂寞的,但艺术本身是否真的在进步或者发展,是一个永远无法辩清的问题。我们从业者能做的就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学习如何去包装、宣传好我们那么好的艺术,但是其实包装的程度也是很难掌握的。
经典艺术的门槛一定是非常高的,但是一旦爱上便是深爱,一样的故事、一样的唱腔会让人愿意欣赏千百遍。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门艺术最真实最好的部分用更能让当下接受的方式呈现,能达到什么效果我也不知道。而剧团内部,最让我感动的是还有那么多热爱这门艺术的京剧人,他们愿意天天在练功房用功,愿意坚守这一方舞台,我想只要有他们在,京剧一定会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爱上。
北青艺评:戏曲曲艺都非常强调“内行”“外行”,其实在喜好者中间,也有这种懂与不懂的鄙视链存在,即使是初喜欢上京剧的人,“不知道”“不认识”“说错了”,都会被指摘。你觉得戏曲在吸收入门者的姿态上是友好的吗?如今互联网的传播和社交方式,对打破这种氛围有帮助吗?
虞凯伊:艺术一定存在鄙视链。京剧艺术的内外行确实非常明显,但互联网让这件事变得更加友好。B站最早有了弹幕,和我们看戏叫好是一样的,到兴奋的地方,就可以由衷地叫一声“好”!
网友之间大都很友好,有人提出问题有人帮忙解答,让入门者更加勇敢地说出疑惑。通过这段时间的平台运营,我非常有感触。老录像一天一部的分享节奏,配字幕要花费很多时间,有点来不及。《豆汁记》这样的戏,台词非常多,没想到发布的第二天就有网友投稿字幕。这段时间有许多网友给我们发私信交流,从古稀老人到05后,有想给我们捐赠资料让我们与大家分享的,也有表达感谢,希望我们能一直活跃在线上的。许多较偏远地区的朋友,很难在家门口看到京剧传统戏的演出,经常去京津沪看演出也不现实。
北青艺评:整理出这么多历史资料,能够反哺现在的演员和演出吗?很多人看到过去的照片和资料,都会慨叹过去的辉煌和眼下的状况,对于一个已经度过鼎盛期的艺术,留住过去的价值是什么?
虞凯伊:我对这些东西是绝对的热爱,所以愿意为它废寝忘食。同时我也知道历史资料变得越来越脆弱,能够被考证出来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小,所以一定要和时间赛跑,保存下来自然有人会给后人讲述。
京剧之所以“名贵”,因为它是一门口传心授的艺术,一代代人传下去,能够传多少还要看后辈的悟性和各种因素。有一些演员很喜欢来我这儿看老照片,会感叹“哦,原来是这么演的”“啊,原来那时候是这么穿的”“老先生这个动作太牛了”。每当这种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的工作确实能给别人启发,有那么些价值。
对于一门传统艺术,我很难、也没有资格去判断它的走向或者价值,我能做的就是和同仁们一起各司其职。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把这些老东西保存好、利用好,它们的价值它们自己会诉说。
文/于静 供图/虞凯伊
(责编:蒋波、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