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新观】梁敬帝时,陈霸先是大权独揽吗?
2021/7/19 8:38:51
来源:北京历史图典文化发展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电邮 打印
时间:2021-07-16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龙耳东
后世的人,不了解当时的情况。以《梁书本纪敬帝》里有史臣发表的感慨:“(梁敬帝)征伐有所自出;政刑不由于已”之句,来指责陈霸先扶立梁敬帝后,大权独揽,驾空了梁敬帝。这完全是曲解!
首先,我们来看史臣这句话的意思是:“(梁敬帝)征伐有的是出自于自己的心意,政令刑令却不能由着自己。”
其次,我们翻开史书,来看看梁敬帝在位时的朝政事务安排:
陈霸先当时是“都督中外军事”主管征伐军事方面的统帅;而朝中的政令、刑法、制度、祭祀、外交等事务,是由文官大臣比如左仆射、右仆射、太傅之类的官员负责的。
从《南史》《梁书》《资治通鉴》里可以看到:梁敬帝前期朝庭的文官大臣有太傅萧渊明、太保萧循等人,(见《梁书本纪敬帝》:“六日,进太尉萧循为太保,司徒建安公渊明为太傅。);后期有王冲、王通等人(见《梁书本纪敬帝》九月一日,“中权将军王冲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王通为尚书右仆射”。太平二年(557)正月初二,“任尚书右仆射王通为尚书左仆射”。)。
再看:自从陈霸先为民族大义,起兵京口,袭杀王僧辩,扶立梁敬帝上位之后,他就忙着东征义兴,北抗强齐。艰难地打败了强齐的两次大规模的攻击。史臣说“(梁敬帝)”,其实是赞颂陈霸先在军事征伐方面,符合梁敬帝的心意。包括史臣在《梁书本纪敬帝》中还有一句“敬皇高让,将同释负焉。”(梁敬帝禅位给陈霸先,如同放下千钧重担)也是赞颂陈霸先“受命于危难之际,振臂于无望之时”,挑起了守卫汉家天下的重担,收拾起一片支离破碎的河山。
政刑不由于已
而史臣说的“”,则是史官指责那些文官大臣负责的政令刑法朝制之类的事务,不能由着梁敬帝自己。比如《梁书 本纪 敬帝》里面提到的:“废东扬州,仍称会稽郡。”、“七日,颁令各国各地杂用古今钱币。”、“改四柱钱一准十。二十八日,废止细钱。”、“建造云龙、神虎门。”“给简文皇帝诸儿子追加官职。以已故永安侯确的后代袭封邵陵王,”“以太保、宜丰侯萧循袭封鄱阳王,”之类的朝政事务,不由梁敬帝作主。
凡是熟知六朝士族门阀制度的人士都明白:士族豪门在东晋、宋、齐、梁时期,占据深厚的社会基础。这些士族豪门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也就是说,当皇帝的还得看那些士族豪门的脸色。虽然经过侯景之乱,梁末陈初时的士族门阀制度彻底崩溃,但,还是有王氏、沈氏、谢氏等士族豪门,在朝中占居高位。这些士族门阀自视甚高,睢不起那些以军功跻身上层的寒门子弟。陈霸先就是寒门子弟的代表人物。尽管陈霸先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但仍被士族豪强所牵制。试想:如果陈霸先当真是大权独揽,何以他庇护不了自己的亲侄陈昙朗?而要听从梁敬帝和朝中大臣们的意见,把胞弟陈休先唯一的根苗陈昙朗,扔在北齐的狼窝作人质?
当鲜卑北齐的十万大军直逼梁朝京都,陈霸先奋起抵抗,率领众将以三万弱势兵力,打败北齐的精兵强将,赢得整个六朝170多年来的第一场(也是最后一场)京城保卫战的大捷!尽俘北齐高级将领萧轨、东方老以下将领46人。令那位一向飞扬跋扈的北齐皇帝高洋,急派使者以割地赔偿等方式,请求梁朝放还北齐高级将领。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梁敬帝和梁朝大臣们,置陈昙朗等人还在北齐作为人质(“扔在北齐的狼窝里”)而不顾,尽逞一时之快,力主全部斩杀北齐46名俘虏。
尽管陈霸先再三奏请“只惩首恶,放还其他”的俘虏,但是,朝中士族豪门大臣们仍然奏请梁敬帝下诏,令陈霸先监斩北齐萧轨、东方老等46名全部的俘虏。陈霸先既不能对抗朝中士族豪门大臣;更不能抗旨不遵,他只得遵照梁敬帝的旨令,全部斩杀了北齐46名俘虏。北齐皇帝高洋得知陈霸先斩杀了北齐从萧轨、东方老以下46名俘虏,愤恨地报复地虐杀了在北齐作人质的陈霸先侄子陈昙朗!
如果陈霸先果真大权独揽,他何至于处处受制于梁敬帝和梁朝庭里的士族豪门大臣?正如当初拥护陈霸先受禅称帝的寒门大臣们所说,陈霸先如果不代梁称帝,他迟早也会被身后士族豪门大臣的暗箭所伤,倒在那些野心家们的刀下!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史臣在《梁书本纪敬帝》里感慨的“(梁敬帝)征伐有所自出;政刑不由于已”和“敬皇高让,将同释负焉。”都是对陈霸先的赞颂!是赞颂陈霸先在军事征伐上,符合敬帝的心意。敬帝禅位给陈霸先,如同放下千钧重担。而“政刑不由于已”主要是指责当朝负责政务刑制的豪门士族大臣们。(史学者:龙耳东。著作《陈武帝传》中国文史出版社、《大唐太子李建成》天津人民出版社、《战地花飞》西苑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