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宋之问的双面人生,他为社会发展做了什么?
2021/9/25 9:41:02 来源:北京历史图典文化发展中心 作者: 字号:  电邮 打印

2021-09-24 14:53:10

宋之问,字延清,名少连,初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上元时期进士,他的诗多为歌功颂德之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俗话说:“字如其人,诗如其人,文如其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之所以名留青史除了才华横溢这个因素外,人品也是极好的。当然,凡是不能一概而论,诸如严嵩蔡京秦桧等人书法造诣高超,但却受世人唾弃。再如董其昌绘画技艺高超,但人品也确实堪忧。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宋之问对于唐诗的发展他堪称天使,对于社会的发展他堪称魔鬼。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宋之问的双面人生。


  宋之问生于唐高宗年间,家境普通,但年幼的他便聪明好学,十九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便金榜题名,可以说,年纪轻轻的他前途不可限量。也许是过早的步入仕途使他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武则天执政后,广揽人才,宋之问觉得自己大展宏图的时机到了,他为了让一代女皇注意到他,他开始绞尽脑汁去筹划如何接近武则天。

  相传有一天,武则天游洛阳龙门,宋之问有幸作陪,只是那时的他并不被武则天注意,突然,武则天命群臣赋诗,宋之问心里盘算着这是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一气呵成写下了《龙门应制》,全诗辞藻华丽,对武则天更是极尽赞美,武则天听后甚为喜爱。这一次,武则天记住了他。


  不久后,宋之问步步高升,直达五品。但是,对于权力极其渴望的宋之问并不满足,他开始勾结张宗之、张易之兄弟,为了得到二人的提携,他低三下四,甚至心甘情愿为二人端尿壶,为了权力,他可以忍受一切。

  几年后,武则天从权力的顶峰跌落,张宗之、张易之也最终身首异处,他最强大的靠山没有了。他踌躇,他不甘,他认为自己怎么能如此轻易失去得来不易的权力。这时的他为了权力盯上了太平公主,他认为太平公主将会是第二个武则天。可惜,他赌错了。不甘心失败的他又将目光对准了安乐公主,他不相信自己已经错了一次,这次他还会赌错。最终的事实证明,他又一次错了。连续的押宝失败让他的仕途走到了尽头,让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712年,唐玄宗即位,宋之问被赐死,利欲熏心的宋之问结束了自己失败的人生。


  也许有人会说,人往高处走无可厚非,但是为了权力,他采用的方法实在为人不齿。此外,宋之问嫉妒心也极强,心胸极其狭隘。相传其外甥刘希夷作了一首诗----《代悲白头翁》,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乃传唱千古的名句。当时早已名满天下的宋之问看到这一句后,双眼放光,对刘希夷说:“外甥,你这首诗能不能让给我?”话音刚落,刘希夷急忙拒绝,说:“这首诗耗费了我大量心血,怎么能让给你呢?”刘希夷的拒绝让宋之问很难堪,他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将那首诗据为己有。他找来一群手下,抓住了自己的外甥,并用装土的麻袋一层一层压在刘希夷身上,唐代诗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就这样坠落了。

  看完宋之问的所作所为,不禁对他的人品嗤之以鼻。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恶人对于唐诗的发展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他在诗歌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此外,他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最后,对于宋之问,你怎么看待呢?他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销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