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联璧合现身手
两只拦路虎去世,英宗任命拜住为中书右丞相,不再设左丞相。这表明英宗对拜住无比信赖,让他作为唯一的宰相,与自己一起分享最高权力。从此,世上最庞大的帝国就掌控在这两个年轻人。他们可以放开手脚,锐意改革,全面整顿。
他们尊重人才,先从人事改革入手,大规模起用汉族儒臣。《元史·拜住传》记载,拜住“首荐张珪,复平章政事,召用致仕老臣,优其禄秩,议事中书。”紧接着,汉人吴元珪、王约、韩从益、赵居信、吴澄、王结等,陆续被擢拔到集贤院、翰林院和中书省任职。对于拜住所荐的人才,英宗全部照单接收,委以重任;并嘱咐拜住搜访山林隐逸之士,吸纳他们进入体制内任职。还发布《振举台纲制》,要求推举贤能,选拔人才。与此同时,罢汰冗员,精简机构。从至治二年十一月起,罢世祖以后设置的冗官,“锐然减罢崇祥、福寿院之属十有三署,徽政院断事官、江淮财赋之属六十余署”。
元代极盛版图
他们关心民生,致力于减轻农民负担,让人民安居乐业。元代农民劳役繁多,负担沉重。为此,拜住曾提醒英宗:“自古帝王得天下以得民心为本,失其心则失天下。钱谷,民之膏血,多取则民困而国危,薄敛则民足而国安。”英宗深以为然,旋即下诏“行助役法,遣使考视税籍高下,出田若干亩,使应役之人更掌之,收其岁入以助役费,官不得与”。所谓助役法,亦即“凡民田百亩,令以三亩入官,为受役者之助。”这样将农民的徭役负担控制在3%以内,无疑是一项很惠民的好政策,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他们重视法制,加强法律条文汇编整理,审定颁行《大元通制》。至治二年正月,英宗下令启动仁宗时尚未完毕的法令编纂工作,召集有关大臣汇编审定,最终完成了共八十八卷《大元通制》,并颁布实施;从而革除以往的政令不罪同异罚的混乱现象,使元朝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他们惩治腐败,展开一场打老虎行动。毫无疑问,大老虎无便是铁木迭儿,他专权骄横,贪赃枉法,为害日久。仁宗当年知晓其罪行,曾下令逮捕审讯,由于太后答己庇护,事情不了了之;铁木迭儿毫发无伤,只是丢了相位。虽然他已经成为死老虎,但那些与他狼狈为奸的党羽还在,依然是穷凶极恶的活老虎。至治二年十二月,英宗下令处死铁木迭儿之子、宣徽院使八思吉思;翌年六月,下诏追夺铁木迭儿一切官爵,抄没其家产,将其罪行公布于大下;接着,又以贪赃罪罢免其子旺丹官职。对追随铁木迭儿的党羽予以清理,凡是贪赃枉法的坚决法办。
八月二日,铁失派人密告晋王也孙铁木儿:“谋已定,事成,推立王为皇帝”。
八月五日,英宗大驾从上都向南出发,夜晚驻营于距出发点三十里的南坡店。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平章 政事赤斤铁木儿、前云南省平章政事完者、铁木迭儿子前治书御史锁 南、铁失弟宣徽使锁南,典瑞院使脱火赤、枢密院副使阿散、佥书枢 密院章台、卫士秃满及诸王按梯不花、孛罗、月鲁铁木儿、曲吕不花、兀鲁思不花等发动政变。趁英宗熟睡时,闯入皇帝行幄,以阿速卫兵为外应,先杀拜柱,铁失手弑英宗于卧床之上,史称“南坡政变”。
按梯不花、也先铁木儿奉皇帝玉玺,北迎晋王。早已觊觎皇位的晋王也孙铁木儿不费吹灰之力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蒙古骑兵
铁失谋杀皇帝固然是出于摆脱困境,但是,他更以为拥立新帝是有功的,认为可以将功赎罪。自大蒙古帝国以来,臣僚拥戴皇帝,而显赫者是不乏先例。他不愿坐以待毙,他渴望泰定帝即位用对他的感激来抵消他弑杀英宗的罪孽。然而他错了,也孙铁木儿皇权在握后,还是干净利落的将铁失一伙杀了。他不愿让天下臣民将他看作是谋逆者的同党,而最终选择了过河拆桥。
直到“南坡之变”已成为历史后,一些儒臣还深深怀念这位皇帝,怀念那场失败的新政。张养浩在多年以后,在元英宗的画像前寄托这样的哀意:
封章曾拜殿正间,凛凛丰仪肃九州。
回首桥山泪成血,逢君不忍问龙颜。
这种深沉真挚的哀忍,发之为诗,颇为真实地表明元代儒臣阶层对英宗新政的鲜明态度。
而耐人寻味的是,一个具有较强改革愿望的皇帝,恰恰是被两个最保守的人扶上了宝座的,或许这也孕育着某种冲突的因素。答己太后和铁木迭儿生前一直钳制着他,使他不能有所作为。此后,两个死者的幽灵始终没有离开过那阴沉的宫殿。
英宗这个蒙古族的皇帝,这位成吉思汗的后人,他未尝不想做一些顺应历史发展的事情。但他急切求治,过于心切,最终导致失败。
八月初二,铁失派人前往土拉去见抚军漠北的晋王也孙铁木儿(甘麻刺长子),告诉他政变计划,并说若能成功将拥戴他为帝。初五,英宗从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起驾南返大都(莫久愚、赵英主编《中国通史图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驻跸离城30里的南坡。铁失等以阿速卫亲军为外应,发动政变,入皇帝行帐,杀害了英宗和拜住等人。铁失等当夜驰往大都,收封省部印信,遣使奉玉玺至漠北晋王镇所。九月,也孙铁木儿在漠北即位,次年改元泰定。
反叛者的组成反映了冲突的性质。主要的策划者铁失,既是皇亲,也是以前铁木迭儿的亲信。他是与皇族保持世婚关系的亦乞列思部人,铁穆尔汗的女儿益里海涯之子。更重要的是,他的妹妹速哥八剌(死于1327年)是年轻皇帝硕德八剌的皇后。铁失本人被铁穆尔收为养子并成为他的亲信。在爱育黎拔力八达朝任宣徽使之后,在硕德八剌朝初年他是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之一,以御史大夫兼忠翊卫、阿速卫都指挥使。虽然在清除铁木迭儿一派时铁失也涉嫌贪赃,他却得到皇帝的赦免,显然是因为他是皇帝的姻亲。同铁失一样,其他谋反者多数是铁木迭儿的蒙古和色目同盟者,他们已经被撤职或即将被撤职。在1323年清除铁木迭儿同党进一步深入时,他们担心惩罚将落到自己头上。因此,他们参与密谋,是为了救他们自己。
更有意义的是,在16个知名的反叛者中有5个是宗王。但实际上参与此事的宗王比列出来的人要多得多。在也孙铁木儿即位后不久,右丞相旭迈杰(死于1325年)告诉他能够自拔逆党、尽忠朝廷的“宗戚”,只有买奴一人。诸王与铁木迭儿的关系,现在尚不清楚。
诸王作为一股势力有充分理由怨恨硕德八剌。在硕德八剌很短的在位时间中,有两次因为财政困难取消了诸王的岁赐,这在元朝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举动。此外,为了增加皇室的权威,硕德八剌似乎比他以前的各位皇帝在封王上控制得更严,并试图对诸王进一步加以约束。他不顾皇室宗亲享有的传统特权而采取这些限制诸王的措施,促成他们参与谋反。
简而言之,铁木迭儿一派的残余势力与不满的蒙古诸王结盟,终于演出了南坡之变。探视其更深的背景,硕德八剌的被杀是两个政治集团之间冲突的极点,而这种冲突至少在爱育黎拔力八达朝初年就已经开始了。爱育黎拔力八达和硕德八剌在汉化的蒙古大臣和汉人儒臣的支持下,做了多种努力使元廷更加儒化,这意味着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另一方面,以皇太后答己和她的亲信铁木迭儿、铁失为首的一派似乎不只是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斗争,他们还在蒙古、色目贵族和官员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些贵族和官员对有损于他们世袭政治、经济特权的改革自然是持反对态度。虽然硕德八剌在答己和铁木迭儿死后赢得了短暂的胜利,他的进一步行动却激成反叛,并导致了他自己的悲惨死亡。
南坡之变,使得刚刚启动的“至治新政”嘎然而止,由此对元朝乃至中国历史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此以后,大元帝国再没有出现有所作为的君主,更没有出现像英宗、拜住这样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君臣。假如英宗、拜住手段更加老辣,对保守的政敌严加打击与防范,恐怕不至于酿成“南坡之变”。他们那么年轻,天资聪慧,雄才大略,思想开明,体恤人民;如若假以天年,或者再活二三十年,势必为大元帝国创造一个“至治盛世”,使它成为真正强大而文明的国家。[4]
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造化往往会捉弄人,甚至捉弄一个国家和时代。元英宗和拜住喋血南坡,注定是一场遗恨千古的悲惨,永远令人扼腕、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