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求治
孝宗是一位急于求治的皇帝,他认为自己的付出应该得到回报,尤其是他身体状况不大好的时候,这种心情就表现得更加突出。
对于宦官的限制,执之最厉者并不止刘大夏。谢迁亦曾言内府宦官索贿之事,孝宗令撰旨禁约时,谢迁道:“虚言设禁,无益也。须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开奏,而后严立条禁,有犯必诛,庶民困可苏。”由此诸内府宿弊,多有革除。故嫉之者少。刘大夏虽非阁臣,孝宗对他的倚靠则不仅限于兵部,至有密帖之谕。
大约弘治十六、十七年前后,孝宗一次单独召见刘大夏时曾提出:“事有不可,每欲召卿商量,又以非卿部内事而止。今后当罢行者,卿可写揭帖,密封进来。”刘大夏却认为此举不妥。“不敢。”刘大夏叩首道。“何?”孝宗颇为不解。“先朝李孜省可为鉴戒。”“卿与我论国事,岂孜省营私害物者比!”“臣下以揭帖显行,是示前代斜封墨敕之弊。”刘大夏认为这种形式本身便有弊,“陛下宜远法帝王,近法祖宗。事有可否,外付之府部,内咨之内阁,可也。如有揭帖,日久上下俱有弊。且非后世法,臣不敢效顺”。刘大夏无疑是正确的,孝宗不得不为之叹服。
但是,孝宗希望的是实现治世,依靠正派官吏,革除弊政,按说应该可以有所成效,事实上却与希望相去甚远,他在晚年曾直接向刘大夏和戴珊这两位最为信重的大臣问及此事:“闻今军民多不得所,安得天下太平,如古昔帝王之时?”急切之情,溢于言表。“求治亦难太急。”刘大夏劝道:“但每事与内阁近臣讲义,必求其当而行之,久自太平。”这是很笼统的回答,因为在那种情况下,谁都无法知道怎样去实现那理想的太平盛世,或许那永远就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画饼而已。
孝宗也始终相信着刘大夏的这种回答。他同时深信像刘大夏这样廉正无私的官员,是帮助他实现治世的关键。
弘治十八年(1505)年初,孝宗召见刘大夏和戴珊面议政事后,让人拿来两锭银子,说道:“述职者集矣,大臣皆杜门。”大臣杜门,是为了防止朝觐述职官员行贿,但对刘、戴二臣,孝宗是了解的,他动情说道:“若二卿,虽开门延客,谁复以贿赂通也。”一面将银锭分送二人:“小佐尔廉。”并且嘱咐他们:“无廷谢,恐他人或觖望。”①这时的刘大夏仍然没有摆脱孤立的廉正,他的清望愈高,人们愈感到难相匹比,也就会愈加挑剔。孝宗则愈加给予保护。
而此时,刘大夏与戴珊毕竟都是年近古稀的老人,戴珊因老病而求去官归乡,孝宗没有准许,他于是求刘大夏帮助请求。“卿珊何亟求去?”孝宗仍然没有准许之意。戴珊不敢回答。“珊实病。”刘大夏受朋友之托,只得代为申解。
孝宗看着眼前两位老臣,心情颇不平静。“主人留客坚,客且为强留,独不能为朕留耶?且天下尚未平,何忍舍朕!”说着,他不禁泪珠滚落。刘大夏与戴珊伏地而泣,再也无话可说。两人在出宫路上默然良久,最终是戴珊开口道:“死此官矣。”这已经是孝宗朝最后的四五个月。这位多病的皇帝与衰老的大臣依然在蹒跚中挣扎着。
吏治
明孝宗即位之后就开始整顿吏治,在内阁罢免了以外戚万安为首的“纸糊三阁老”。同时,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像王恕、怀恩、马文升等在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贤臣;还为抗击瓦剌建立大功的于谦建旌功祠,时称朝序清宁。
勤政
明孝宗勤于政事,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他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利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商议政事。
司法
明孝宗重视司法,他令天下诸司审录重囚,慎重处理刑事案件。弘治十三年(1500年),制定《问刑条例》。弘治十五年(1502年),编成《大明会典》。
治水
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孝宗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二十五万人修治。弘治六年(1493年),黄河又于张秋决堤,由汶水入海,漕运中绝,经朝臣推荐,孝宗命浙江左布政使刘大夏前往治理黄河,经两年时间治理,黄河入黄海。。 弘治五年(1492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治理三年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军事
收复河山
在武功方面,孝宗也有所建树。他击败吐鲁番,收复嘉峪关以西的土地,经营哈密。孝宗还修缮长城,抵御蒙古。由于孝宗一朝,削弱了太监乱政的现象,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挽救危机的治国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出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清明。史称其时为“弘治中兴”。
经济成就
明代历朝国家赋税收入,洪武、永乐、宣德三朝为高峰。比正统上升很多,,从弘治元年(1488年)至弘治八年(1495年),人户由9113630户增至10100279户,至弘治十四年(1501年)更增至10408831户,弘治十七年(1504年)达10508935户,人口数则由弘治元年(1488年)的50207934口,增至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60105835口
关于盛世的定义,历史学界的说法可谓五花八门,国富民强天下无事的时代可为盛世,一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开疆拓土耀威天下的时代也同为盛世,一如永乐大帝的文治武功。文化灿烂,英杰辈出的时代也同样可以称为盛世,一如北宋或者南宋的某些历史片段。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不过是评论盛世的肤浅表象而已。无论时代如何的变迁,无论社会的阶级关系与国家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关于“盛世”的评定标准是永远不会变的。它仅仅只有十二个字:政通人和,文化繁荣,国富民强。如果以这个标准去评判,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盛世其实是不合格的。而许多真正做到了这十二个字箴言的时代,却在历史的变迁与人为的掩盖里,渐渐的淹没于岁月流转的尘烟中。而解读这样的盛世,剖析这样一个盛世的功与过,绝非为了仅仅满足于一种“我祖上也阔过”的虚荣心态,更重要的是,对于把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目标的中国来说,解读一个真正意义的盛世,挖掘出那些被历史所遗忘的儒家文明价值观念与文化观念,在那些盛世中灿若星辰的英杰人物身上,找寻出今人值得鉴戒与反思的精神品质与生存之道,才能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之路,点燃一盏最为明亮的启明灯,去解读弘治盛世的缘故。
在明朝的皇帝中,弘治皇帝朱佑樘是个不起眼的人物,上有庸父成化帝朱见深,下有败家儿朱厚照,衬得他本人在明朝十七帝中显得微不足道。他最为人熟知的故事大体有两个:一是他太子生涯里那一场权力与阴谋的争夺,二是他一生只钟情张皇后一人,恪守一夫一妻之道的爱情美谈。而事实上,这位秉性善良宽容的青年皇帝,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六岁的生命,却开创了明朝276年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弘治十八年。
有明一代,昏君着实不少,有所谓玩物丧志的,有所谓荒淫无度的,有所谓不务正业的,有所谓天生受虐狂妒忌心理极端严重的。电视剧《江山风雨情》中袁崇焕有句台词:“咱大明朝200多年,就两个人可以被称为圣君,一个是开国的洪武爷,一个是开边的永乐爷。”可就是这两位“圣君”,也在历史上留下了种种“残忍好杀”的不光彩记录。回望三百多年的大明帝国,历代的皇帝板着手指头数,却貌似是“洪洞县里无好人。”这样的时代,会有盛世?
依我说,有,比如说明孝宗与他的弘治十八年。这位皇帝看起来很普通,他也许没有祖爷爷永乐帝那般果然坚毅的性格,也同样没有他的侄子嘉靖帝那般细密的心机。他更没有后世明朝诸帝种种新奇的爱好。在世人的眼里,他至多是一个慈祥的好父亲,忠实的好丈夫。然而他却以他的坚韧与沉默,为大明帝国留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十八年的时光或许在历史的长河里微不足道,可假若现代文明真的可以研发出时间机器的话,我相信那会是一个很多人愿意去前往的时代。
这是一个被历史所遗忘的时代,却最符合对于盛世评判的所有公共标准。我们可以把一切属于盛世的公共定语都套用在关于这个时代的评价上,虽然那样显得有些枯燥。但却足够说明这个时代让人神往之处。在之后的篇章里,我们将沿着历史长河寂寞的轨迹和那些永不寂寞的人和事,去揭开弘治十八年隐藏的面纱,你也许会看到深宫内的阴谋,你也许会看到官场的争斗,你会看到那些电视剧中早已经被编剧写滥的情节模式,但是你更会看到他们写不到的东西:那些隐藏在历史黑暗深处的光明与善良,那中华民族永不消逝的品质与气节,你更会看到我们祖先的勇敢与智慧,看到铁肩担道义的信念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弘治十八年的故事,并不仅仅简单的是一个好皇帝开创一个盛世的故事,它更多的是属于一个群体的力量,这是一个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生命力重新勃兴的繁荣景象。因此你更多的将会看到属于我们这个民族自己的骄傲与光荣。它是并不遥远的,也是可以复制的,因为它们就传承于我们的血液中,而它的辉煌,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力量。